每个小孩生性中都有好玩、调皮、捣蛋的一面,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攻击性决定的。攻击性是生命的原始动力之一,如果能够得以恰当地表达与升华,可以成为发展的强大驱力。只是现实生活中,攻击性经常被人们看作是“坏”的表现,因此,成人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压制孩子的“坏”的一面,试图去把小孩变成一个“乖孩子”。
“乖小孩”意味着迎合成人的需求,表现得规规矩矩的,不能玩,不敢玩,不会玩.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乖小孩”会失去作为一个孩子本该有的天真、烂漫、异想天开,其原本有的生命力、活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受到很大的压抑。
于是,当“乖小孩”成长为“好大人”时,他们常常在生活里要迎合他人,压抑自己,避免攻击性外露,或者是将攻击性朝向自身。
于是,生命缺乏动力,疲惫、困顿、乏味。他们经常迷失在周而复始的生活状态中,一边感慨“生活好无趣”,“每天都好无聊”,“心好累”,一边把自己日常的生活填得满满的,只因无法面对空闲时光中那份空虚和焦虑。
先前有很多个关于“最想去做而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的调查活动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究其原因的背后,我们都渴望,像个孩子一样,任性一回,放肆一回,不需要想太多,无拘无束地去游玩。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困于现状。
归根到底,我们已经习惯了“乖小孩”和“好大人”的角色,不允许自己内心的“坏”真正释放出来。
承认人性中“坏”的存在,觉察到人格中“内在的小孩”的存在,才能让人活得更真实,更鲜活,让自己更轻易地靠近他人,让他人更轻易地靠近自己,建立起真实的关系。现实中,大概没有人会喜欢没有任何“坏”的“老好人”或“圣人”。
拥抱内心的“坏小孩”,拥抱一个更完整的我,一个更真实的我,一个更自在、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的真我!
选自郑秋强 二〇一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