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1902—2004),字卓如,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原杭州大学校长。1902年7月22日出生于湖南平江县。早年就读于武昌博文中学,1928年获上海沪江大学理学士学位。1930年公费赴英国伦敦大学大学院留学,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教授,并于1933年获伦敦大学理科心理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曾在剑桥大学、英国工业研究所和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35年陈立同志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心理所和浙江大学的工业心理学研究员、教授,浙江大学教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师范学院副院长、院长兼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主委、浙江省科普协会主席,杭州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政协浙江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理学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博士生导师。陈立同志还先后担任和兼任全国政协第三至七届委员,浙江省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浙江省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浙江省第二、三届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第七届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第八、九届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员会第二至第五届名誉主委,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心理学组召集人,中国心理学会第一至第九届副理事长,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长,全国行为科学名誉理事长,浙江省科协第二、三届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2004年3月18日上午11时0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103岁。
陈立是我国最早从事工业心理研究的著名工业心理学家,最早采用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他的博士论文《感觉阈限和智力活动中的起伏》就是运用经典的心理物理实验和现代的心理测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g因素取材最广泛的一次研究,被认为是对时相分析的一种新设想。他引进并自编10种测验,对小学、高中、大学近800名学生进行测验和因素分析,结果证明“因素组成随年龄而简化”,批判了他的业师C.E.斯皮尔曼的g因素不变说。并撰写《一套智力测验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因素研究》(1948)一文发表在英国的《发展心理学报》上,引起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E.B.泰勒认为这是在g因大的发展研究中的转折点。1935年出版的《工业心理学概观》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工业心理学专著。他曾在清华大学筹建疲劳研究实验室,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工厂调查劳动环境对生产的影响,试图改善工人劳动条件,还设计了一套纺织工操作测验。在杭州开展对事故分析、细砂工培训、操作分析、工艺流程、视觉疲劳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细砂工培训中的几个心理学问题》(1956)等论文。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认知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发表了《儿童色形抽象的发展研究》、《色形爱好的差异》等研究报告。他积极从事工业心理学的研究和推广,培养了一批工业心理学专业人才。主要著作还有:《管理心理学》(主编,1982)、《陈立心理学科学论著选》(1993)等。
陈立作为工业心理学的前驱,十分重视工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学术创新,主张以实验研究与应用成果作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80年代初,他领导组建了工业心理学实验室,积极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其它部门资助的大量工业心理学研究课题。主要包括管理决策心理模式、人——计算机界面特征与开发工具、显示与控制设计、汉字设计参数及显示工效、企业组织激励机制、新技术应用策略、企业改革与组织发展等重要课题。1990年,工业心理学实验室被国家计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陈立在工业心理学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对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开拓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晚年的陈立深感心理学方法论制度化的弊端,在《心理科学》1997年5期发表《平话心理学向何处去》,对心理学的方法论制度化强烈批评。认为心理学要从课题的琐细,及屈从物理方法的独裁解放出来。建议群策群力,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战役性的研究,避免仓卒应付的遭遇战。要理论研究结合实际,从现实中发现漏洞以资利用。克服方法论中的诸多限制,比较机器人学的缺陷,重视意义的地位,采纳释义学的方法,打破“所谓”科学的梏制,以活跃心理学克服科学方法论的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