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买鞋》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我上小学的时候还用话剧的形式表演过它。当时,老师在我嘴上画了两撇胡子,充当愚人的角色。我们还凭这个小话剧赢得全乡文艺比赛第二名,这是我为数不多的舞台表演,更是绝无仅有的获得文艺类奖项——虽然只是农村孩子的别赛,到现在我也感到很是光荣。

《愚人买鞋》又叫《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是这样说的:“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换成白话,就是说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郑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一带)有这么一个人,有一天鞋破了相去买鞋,于是用尺子(也可能是用一个绳子比划)量好脚的尺寸,并且把量好的尺寸放在了座位上。等到来到集市上,这个人才发现,忘了带尺子了,于是又跑回家去拿尺子。等到拿到尺子,集市已经散了,最后也没有买成鞋。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类似的近似于笑话的寓言确实不少,而且每次写的还都具体到某个国家。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说,被写的最多的国家就是楚国,因为那时候的诸子都是中原人,多数与楚国有仇,于是把这些笨蛋、愚人都写成事楚国人。那郑人买履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到底是不是真的发生在郑国,也不一定,甚至于,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件事情,也不好说。不过,这样的事情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更何况这样的人也确实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会做一些类似的可笑的事情,只是自己不觉得可笑而已。就像那个郑人,他并不觉得自己“宁信度,无自信也”可笑。就像一些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一样,对于客观事实一律否认,只钻到牛角尖里不愿出来。

当然,偏执型人格障碍并不仅仅表现为否认与自己思想不符的事实,还有很多其它特征。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对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偏执型人格是通过这样几个特征进行判断的: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那个买履的郑人或许就有些偏执型人格,至少有这么一些特点。他认准了只有尺子可以测量出自己要买的鞋的大小,而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脚,这就与第七条比较相似。

正如前文所述,偏执型的人都是只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相信别人的想法,也不愿意接受事实。举个例子,一个偏执型的男人认定自己的老婆有出轨行为,不管她老婆是多么的贤良敦厚,事实并无出轨行为,他都会对这些予以否认而坚信自己的想法。假如有一天夫妻俩去集市买菜,妻子遇到一个男同事,便打了个招呼。丈夫由此断定,妻子与那个男人有染,丈夫的依据就是“不然的话,怎么给他打招呼那么亲热”;假如另一天又遇到一个男同事,妻子想还是别打招呼了,免得丈夫胡乱猜疑,装作没看见,丈夫则会以“明明是同事,怎么不说话,肯定是有问题”为依据,认为妻子出轨。这样的思维方式真是不亚于买履的郑人啊。
那怎么办?对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靠说服是肯定无法解决的。他有他的理论,并且自成体系,无法与人一致。或许只有跟他们建立信任关系,然后再灌输心理学知识,让他们知道有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样一种心理疾病,知道偏执型人格的特点,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感悟。然后再告诉他们偏执型人格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当然,一切前提都是要与之建立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