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到底是应该考研还是找工作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向我咨询毕业求职的问题时,核心的困惑是:考研还是工作?
这个本来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的问题,每个前来咨询的咨询者,无论毕业于211大学还是海外名校,都是一脸愁容满面地想要听听我的建议。
有一位大学生读者甚至对我说:我其实心里有答案,不过不敢肯定,想听到答案从其他人的嘴里说出来。
然后隔了一个月,她又来付费咨询了同样的问题,只是换了一种说法。
 
针对这样的学员我感到很无奈,“自我定位法,帮你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类型的课程我在很多平台上都讲过,这些课程并不是我听其他讲师的课程反刍出来的内容,而是***实弹地经历,所提纯出来的经验。
但是她们的焦虑让她们陷入了学习障碍,只能停留在“有道理”这个阶段,没有办法拿这些方式方法出来用,而是一门心思想要把自己的问题抛给别人来解决。
 
 
毕业的时候,我面试了百家企业,拿到了几十个offer,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焦虑,迷茫,犹豫我都同样经历过,是靠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看到那些迷茫焦虑却什么都不做的毕业生显得格外恨铁不成钢。
毕业季,这些与社会脱节的毕业生,面对选择总是犹犹豫豫,迷茫焦虑。而他们的核心问题在于:依赖心理。
考研还是工作,这并不是一个好问题。对于一个不了解你的人而言,没有人可以看到你的资料,你的简历,准确地告诉你:你适合做这项工作,你去做吧。
然而这种妄想正在侵蚀这些无助的毕业生。他们因为觉得无从下手,恐惧任务的艰巨,所以经常在什么都没有做的情况下,在做了却没有实质性收获的情况下,陷入焦虑迷茫的情绪。渴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们,能够在他们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告诉他们一条明路。
相信我,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何破除依赖心理?
 
首先需要明确:一份好的工作,一个好的选择如何获得的,来源于对于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找工作也好,考研也好,都是一个准备得过程,准备得越充分,获得优质的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就是说,找工作这条路上,你的信息搜集的越全面,对于行业和岗位的了解越清晰,你就越容易得到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大多数毕业生的恐慌来自于自己的臆想。
考研还是工作并不难抉择,要考研就要搜集专业信息,学校信息,就业前景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难搜集。
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确定领域的具体专业,查找这个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查找该学校就业网站的前景信息,联系相关的前辈和老师进行分析指导,选择一个自己能力可以达标的学校,进行相关的试题购买和学习。
要工作就要搜集行业信息岗位信息。
首先要确定行业,其次要确定职位。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浏览相关的招聘网站,了解这个行业有多少种适合你的岗位,每个岗位从招聘信息来看都是做什么的,有哪些要求,在这个行业里处在顶尖的公司是什么。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这些事情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一定要内化结果,比如你搜集了多少所高校的专业信息,多少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实际了解了多少个岗位,这些才是能促成你做出理想选择的量变。而不是自以为投入了多少时间,自己多么辛苦。
一味沉浸在选择本身是没有办法做出决定的,焦灼的也都是自己的时间。
其次,依赖心理所带来的恐慌,源于时间的失控。
对于时间的失控是很多人焦虑烦闷的原因。很多人每天都在看相同的招聘网站,每天都在看相似的学校专业。
沾沾自喜或者自怨自艾,而本质上,他们的量变并没有改变。因为他们不懂得时间的积累。
控制住每天投入在这件事情上的时间,不做无用功,不重复浏览相同的信息,不重复搜集相似的信息,做好量化时间的工作以及结果的反馈工作。
比如我当时在找工作的时候,就规定自己每天用两个小时来研究招聘网站,两个小时用来职场技能学习,一个小时用来向行业人士付费请教。
这样的好处在于自己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每天的实际收获是什么,这些实际的收获让人有底气,充实而不空虚,而不至于忙了一通之后觉得精疲力尽,依旧痛苦异常。努力的过程不要骗自己,量变才能引发质变,无用功只能带来焦虑。
最后,不会求助,不会提问让你陷入焦灼之中。
提问一定要提具体的问题。
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懂自己提问的问题很差劲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可能失去了日后百分之九十的提问机会。
别人会因为你的低情商和负能量而远离你。
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给别人一种你已经做好了充足的信息搜集,只差临门一脚的感觉。而不是把自己的负能量和焦虑传染给别人。
所以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具体的,在针对考研还是工作这个问题上,不该一概而论地去请教所谓的行家,如果你问在大学里做学问的导师,他们给你的答案可能是继续攻读,你问在社会里工作并且取得不错成果的前辈,他们或许会告诉你继续读没有意义。
人的经历决定了他们的答案。所以你应该向考研成功的导师向他讲述自己现有的信息搜集状况,自己最终的问题在哪里。向在社会里成功工作的前辈,讲述自己现在的信息搜集状况,针对这些已有的信息,仍然有困惑的地方在哪里。
自己去对比两者的信息,做出决定。如果不能做出决定,就说明信息搜集的还不够多。
拿我个人的例子,我之所以后来选择到了市场公关这个方向的工作,是因为当时向一位非常有资历的互联网前辈请教我适合在这个行业里做什么工作,他给了我准确的答案:适合做pr方面的内容工作。
为什么他可以给我准确的答案,是因为这之前我已经从众多的行业里确定自己要做互联网,确定要做读书方向的市场工作,基于市场工作这里面,我了解到有运营,商务,活动策划等等诸多岗位,并且成功进入到了一家有名的互联网公司,从事市场方面的工作,我的家简历里对自己的优势也很清晰。
我的困惑在于虽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解这个行业和领域,但是不清楚这些岗位哪个更有发展前景,哪个更贴合自身的优势,所以这个问题已经很具体了,具体到我只需要对方做一个他专业范围内的选择题,只回答一句是或者不是就可以。
只有这种具体的提问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解决办法。
毕业生们,落实到人生的抉择上的问题,没有人能替你做决定。你只能去学习这些做事的思维方式,并且落实到行动中来自己帮自己。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站在原地哭,那么也没有人能够帮助你,没有人能帮一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