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友谊有两个特征——忠诚和坦率。真朋友决不对你耍心眼,从不让你失望。一位作家这样描述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友谊:
觉得某个人安全,有种说不出的安慰感——不用权衡想法,也不用斟酌字词,一股脑儿把糠秕和谷子全倒出来;心里踏实地知道,有只忠诚的手会伸出来接住,好好筛选;凡是值得留的,就留下;然后,怀着善意,一口气把剩下的吹掉。
然而,友谊还有第三个特征,而这个特征很难用一个词来描述。最正确的词,就是“情投意契”——同样的热情。这意味着,友谊不是经营的,而是发现的。人们一旦发现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渴望,就会产生友谊。
爱默生和C.S.路易斯都有关于真友谊的扛鼎之作,谈到相同的看法把那些气质非常不同的人联合起来。路易斯说,友谊的本质就是脱口而出“你也是如此?”爱情是两个人面对面注视彼此,而友谊则是两个人肩并肩,注视同一个目标,并为之热情洋溢,为之欢欣鼓舞。
路易斯说,朋友之间有一条“神秘的线”,这条线把那些感动我们的电影、书籍、艺术、音乐、消遣、思想和景观串联起来。一旦我们遇到一个人,和我们有同样一条情感之线,就能培养出真友谊,只要我们用坦率和忠诚加以呵护。
最有趣的是,如果人只重友谊,反而得不到友谊。友谊必须是关于别的什么东西,大家一起为之献身,一起为之陶醉的东西。
一旦两个或更多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看法或兴趣,就会产生友谊……正如爱默生所言,“你喜欢我吗”的意思是“你是否和我看到同样的道理?”或至少是,“你是否关心这个真理?”和我们心意相通的人,就是和我们一样重视某些被人忽视的问题的人,就是我们的真朋友……正因为如此,那些只“想交朋友”的人永远交不到真朋友。
交朋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除了朋友以外,还得有别的想法。“你是否和我看到同样的真理?”这个问题的诚实回答如果是:“我不在乎什么真理,我只在乎你”,那就不会出现友谊。友谊必然是关于某个东西的——哪怕只是玩扑克或小白鼠。一无所有,就无法分享;没有目标,就没有同伴。(C.S.路易斯《四种爱》)
来到新约,我们对友谊的认识又深了一层。友谊出于共同的异象和热爱。想想这对基督徒意味着什么。凡是在基督里的信徒,尽管他们阶级不同、性情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有不同的感受力和个人经历,尽管他们存在极大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大过一切差异。与其说这是一条“情感线索”,不如说是一根坚不可摧的钢索。
然而,最丰富最美好的关系,是那些融自然元素和超自然元素于一体的关系。当然,婚姻可以把浪漫之爱的力量注入友谊的自然纽带和超自然纽带,而正是这种力量让婚姻成为一切人类关系中最深厚的关系。
友谊是一种深刻的合一,要培养这种合一关系,得靠两个人凭爱心彼此讲诚实话,携手走向同一个异象。属灵友谊是最伟大的旅程,因为那异象是那样高远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