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量的文章都在强调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对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给了详细的解答,但那些在以往被极度吹捧的生涯理念,却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在部分层面上存在错误。
首先,是对“兴趣倾向”在生涯规划决策当中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严重误读。翻开任意一篇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几乎清一色地都在第一条强调兴趣对于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几乎被当成圣经一样,成为绝大部分人选择职业的行动指南和标准教条。而以严谨著称的商务印书馆也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该书“力图通过一系列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成才故事,展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通过牛顿、毕加索、比尔·盖茨等成功人物生动的例子,教会青少年如何发展和培养兴趣,进而有所收获、最终成才。”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生涯咨询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兴趣绝对不能成为影响生涯发展的第一决策因素。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不理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个有趣的“乐高实验”。这个实验有AB两个对照组,A组的参加者被告知要执行一个任务,就是将手上的积木组成一个标准的机器人。第一个成品完成可以获得2美金,第二个完成可得到1.89美金,总之每完成一个机器人都可以赚钱,但每次金额减少11美分,当参加者觉得不值得继续下去的时候可以随时喊停。至于B组的规则和A组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A组完成的每一个机器人都会被收好保存起来(至少在实验过程中),但B组参加者开始组装第二个机器人时,实验人员会宣称积木不够用,就当着他们的面把刚刚完成的第一个机器人拆散。两组自愿者都宣称自己是乐高迷,但结果却大相径庭:A组平均每人组装10.6个机器人,赚取14.40元,他们在实验结束后的问卷中都表示这是个有趣的活动,有机会还想参加。但可怜的B组结果却平均每人只完成7.2个,赚11.52元,而且很多人在问卷中表示,这个活动不怎么样,不会有下次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当兴趣没有成为工作的时候,你之所以对它爱不释手,仅仅是因为所带给你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而这对于你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对于喜欢玩积木的人来说,把积木搭成不同形状的机器人时,单单是看到自己费尽心思搭出来的“作品”,就足以令他们身心愉悦。但是,一旦兴趣成为工作,你所要考虑的就不止是这些了,还包括“成就感”,因为这是推动你前进的内在动力。在这个实验中,A组人的既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又能够依此赚钱,所以在内外双重的刺激下,动力十足,每个人都表现良好;而B组的人因为组好的积木立刻被拆掉,这让他们的成就动机大大降低,因此也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意愿,动力下降十分明显。因此,在兴趣明确的情况下,假如这份工作不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成就感,你也依然没有前进的意愿。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长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法也对我们的兴趣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很多人没有固定的兴趣,甚至根本就没有兴趣。比如,我们会经常在咨询中遇到一种人,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但每种兴趣往往都是3分钟热度,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兴趣呢?其次,兴趣的形成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见识得多了,比较得多了,才会知道对哪一个更感兴趣,哪一个不感兴趣。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只是埋头读书的“好学生”,他们除了读书,完全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兴趣呢?再次,我们经常对于自己得不到或不具备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我们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内向的人说对销售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销售人才的口才很好,而自己又不具备,所以就因此而对销售产生兴趣。而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兴趣,根本就不具备参照性,因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伪兴趣”。正因如此,以“性格特质”作为决策选择的依据,其显然要比“兴趣倾向”更具科学性,因为性格特质则往往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并因此而产生固定的行为模式,而行为又决定结果。
所以,我们要走出职业规划的误区。